-
-
大唐狄公案 (全6册) (高罗佩) (azw3+epub)
《大唐狄公案》是荷兰外交官、汉学家、小说家高罗佩历时十八年时间写成的名著。全书以中国唐朝名臣狄仁杰为主人公,讲述其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探案情节波诡云谲,谜底判决令人深思,细微之处考证详实,既描写了一身正气的狄仁杰形象,又勾勒了盛唐时期的风情画卷。这部巨著已被译成多国语言,深受各国读者好评,数十年长盛不衰。 全套包含14部中长篇、2部中篇、8部短篇,按案件发生地理位置分为6册,分别为《…... TOWN- 0
- 3
- 483
-
甲骨文 · 海外中国史 (全9册) (mobi+azw3+epub)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史 (全9册) 横滨中华街(1894~1972):一个华人社区的兴起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南京1937:血战危城 未了中国缘:一部自传 最后的大队:蒋介石与日本军人 中国之翼:飞行在战争、谎言、罗曼史和大冒险的黄金时代... TOWN- 0
- 0
- 168
-
天、人、性:读郭店楚简与上博竹简 (陈慧/廖名春/李锐)
湖北荆门郭店的楚简的内容主要是道家与儒家的文献,很多不见于现存文献,对研究孔、孟之间学术思想的演变发展有重大意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内容则以儒家为主,兼及道家、兵家、阴阳家等文献,多为传世本所无。 本书借助这些出土新材料,探讨有关“天”、“人”、“性”等传统哲学命题。分析战国竹简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先秦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根源与发展脉络——“天人合一”抑或“天人相分”?性善还…... TOWN- 0
- 1
- 133
-
殷契释亲:论商代的亲属称谓及亲属组织制度 (赵林) (pdf)
本书稿是研究商代亲属称谓及亲属组织制度的一部力作。作者采纳欧美人类学在亲属制度研究方面的最新理论和民族学参考案例,进一步剖析了商王室在婚姻、宗族、继嗣、社群意识形态与象征性等方面的规律,为认识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社会形态提供了可资深入探讨和评估的平台。到中晚商,随着核心家庭的形成,王位开始偏向于在生身父子两代间传承。婚姻、家庭形态的历时演变带动了王室王位传承法则的改变。 ... TOWN- 0
- 0
- 112
-
古巫医与“六诗”考:中国浪漫文学探源 (周策纵) (pdf)
本书主要涉及的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形成期,即所谓“原中国”时代,其绝对年代是指公元前2000年前后到公元前200年前后,王朝是指夏、殷、周三代。本书企图通过对照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描述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并尽可能与当时的人站在一个地平线理解其诸问题。 第一部分通过考察当时人的头发的象征意义以及人同植物比较产生的认识感觉,并通过分析象征这些感觉的“世”字,解明了强固的祖先观念和血族意识所规定的人们的生命…... TOWN- 0
- 1
- 128
-
先秦社会与思想:试论中国文化的核心 (高木智见)
本书主要涉及的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形成期,即所谓“原中国”时代,其绝对年代是指公元前2000年前后到公元前200年前后,王朝是指夏、殷、周三代。本书企图通过对照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描述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并尽可能与当时的人站在一个地平线理解其诸问题。 第一部分通过考察当时人的头发的象征意义以及人同植物比较产生的认识感觉,并通过分析象征这些感觉的“世”字,解明了强固的祖先观念和血族意识所规定的人们的生命…... TOWN- 0
- 2
- 97
-
远方的时习:《古代中国》精选集 (夏含夷) (pdf)
《早期中国》创刊于1975年,为西方汉学界的权威刊物,迄今已刊出了二十八辑。本书编者夏含夷曾长期担任其主编,他本着为使中国读者对西方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印象的目的,根据论文的学术水准、创造性、代表性和可译性诸条件,从《早期中国》近十几年的文章中选编了八篇论文和四篇书评,内容涉及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神话学、古文字学、经学、训诂学、艺术史学、文学诸学科,时间范围是从新石器时代直到魏晋…... TOWN- 0
- 0
- 117
-
《史记》战国史料研究 (藤田胜久) (pdf)
作者继承王国维所提倡的利用纸上史料(文献)和地下资料(出土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二重证据法”,利用传世文献及简牍、帛书,分析《史记》战国史料的结构,阐明其编纂意图和作为历史史料的可信度及其界限,作者还通过利用出土资料,超越史料的限制,了解战国时代各国的动态和其在地域上的共同性和不同性,以及这些共同性和不同性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影响,从而为战国史重建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 全书分两编:第…... TOWN- 0
- 0
- 179
-
重写中国古代文献 (夏含夷) (pdf)
全书从内容上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近年郭店简和上博简的发现、整理入手,对《缁衣》的简本和传世本进行了详细比对和考索;第二部分则从晋代汲冢竹书的发现和整理入手,集中讨论了《竹书纪年》不同整理本之间的异同,并试对墓本《竹书纪年》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考证和重构。通过深入分析,作者认为,同一文献的众多版本虽然多脱胎于同一祖本及其相关副本,但历代整理者因受当时语言和思想环境的影响,在整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 TOWN- 0
- 0
- 108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